關于富滇
第一章 抵制非法集資
一、非法集資的定義
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非法集資具有以下特點:非法性,利誘性,公開性,偽裝性。
二、非法集資的常見類型
1.通過發行有價證券、會員卡或債務憑證等形式吸收資金。
2.對物業、地產等資產進行等份分割,通過出售其份額的處置權進行高息集資。
3.利用民間會社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4.以簽訂商品經銷等經濟合同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5.以發行或變相發行彩票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6.利用傳銷或秘密串聯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7.利用果園、莊園、養老地產開發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例如,假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莊園開發、養老公寓投資、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
8.利用現代電子網絡技術構造的“虛擬”產品,如“電子商鋪”、“電子百貨”投資委托經營、到期回購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9.利用互聯網設立投資基金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10.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11.假冒民營銀行發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12.非融資性擔保企業以開展擔保業務為名非法集資。
13.假冒或者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并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等信息,誘騙群眾投資。
14.以“養老”的旗號,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
15.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非法集資。
16.假借P2P網絡借貸平臺非法集資。
三、非法集資的危害
1.非法集資使參與者遭受經濟損失。非法集資犯罪分子通過欺騙手段聚集資金后,任意揮霍、浪費、轉移或者非法占有,參與者很難收回資金,嚴重者甚至傾家蕩產、血本無歸。
2.非法集資嚴重干擾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極易引發社會風險。
3.非法集資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嚴重影響社會和諧。非法集資往往集資規模大、人員多,資金兌付比例低,處置難度大,容易引發大量社會治安問題,嚴重影響社會穩定。
4.因參與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參與者利益不受法律保護。
5.非法集資屬違法行為,集資參與人與集資人所簽訂的合同無效。非法集資合同中約定的利益條款也無效,投資回報不受法律保護。
四、非法集資的犯罪手段詳解
1.承諾高額回報,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
2.編造虛假項目或訂立陷阱合同,一步步將群眾騙入泥潭。
3.混淆投資理財概念,讓群眾在眼花繚亂的新名詞前失去判斷。不法分子有的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基金、網絡炒匯等新名詞迷惑群眾,假稱新投資工具或金融產品;有的利用專賣、代理、加盟連鎖、消費增值返利、電子商務等新的經營方式,欺騙群眾投資。
4.以虛假宣傳造勢,用合法的外衣或名人效應騙取群眾的信任。
5.利用網絡,通過虛擬空間實施犯罪、逃避打擊。
6.利用精神、人身強制或親情誘騙,不斷擴大受害群體。
五、非法集資應承擔的法律后果
(一)集資詐騙罪
(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三)非法經營罪
(四)合同詐騙罪
(五)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
六、社會公眾對非法集資的防范措施
1.要認清非法集資的本質和危害,提高識別能力,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進行冷靜分析,避免上當受騙。
2.要正確識別非法集資活動,主要看主體資格是否合法,以及其從事的集資活動是否獲得相關的批準;是否是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是否承諾回報,非法集資行為一般具有許諾一定比例集資回報的特點;是否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性質。
3.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
4.要增強參與非法集資風險自擔意識。
七、對非法集資活動應采取的措施
一旦發現企業或個人有非法集資違法活動,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舉報,由公安機關立案查處。作為集資群眾,要注意收集非法集資活動的證據,協助公安機關辦案,切忌心存幻想,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
八、老年人如何防范非法集資陷阱
以老年人為詐騙對象是最近幾年非法集資活動的主要特點之一,因此,當老年朋友面對高額回報的宣傳時,特別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
一要認清非法集資的本質和危害。
二要關注養老機構的合法性、項目合理性,以及是否符合金融管理法律規定。
三要注重養老服務與口碑。
四要簽訂養老協議與押金協議,保障老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章 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一、電信網絡詐騙的概念
電信網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
二、電信網絡詐騙的特點
(一)作案手法變化快。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層出,千方百計編造各種虛假事實進行詐騙犯罪,從最初的“中獎”、“消費”虛假信息,發展到“綁架勒索”、“電話欠費”等虛構事實詐騙,甚至冒充電信工作人員、公安民警詐騙,欺騙性非常大,識別很困難,沒有接收過詐騙信息的群眾非常容易上當受騙。
(二)社會危害相對較大。一些群眾多年的積蓄一夜之間被犯罪分子騙取,思想包袱很大,個別群眾因被騙厭世輕生自殺,給社會治安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
(三)受害群體不特定。通過梳理分析,受害群體按職業分,有在校學生、個體老板、下崗工人、打工人員、農民;按年齡段分,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均占一定比例。
(四)偵辦難度大。由于電信詐騙犯罪往往是跨地區甚至是跨境作案,涉案資金賬戶和受害人遍布全國各地,地區協作成本高、破案難度大。另外,此類犯罪涉及互聯網、電信、計算機等多個領域,加之銀行具有開戶方便、銷戶方便、轉賬方便、取款方便等功能優勢,犯罪分子轉移贓款便捷迅速,證據固定難度大,追回贓款的可能性小,都加大了此類案件的偵辦難度。
三、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后的應急措施
1.第一時間自救:看對方賬戶是哪家銀行的,通過該銀行網銀、電話銀行等,對嫌疑人銀行卡采取輸錯多次錯誤密碼(一般為3-5次)、口頭掛失等方式阻斷嫌疑人取款。時間一般為24小時,這寶貴的24小時將使對方無法將錢轉移,避免損失擴大,也為警方破案提供時間。
2.及時報警:收集被騙過程的匯款憑證、通話記錄等相關信息,前往當地派出所或撥打110報警。
3.撥打中國銀聯專線95516請求幫助。
四、電信詐騙識別要點
口訣:謹記“十個凡是,六個一律”。
(一)十個凡是,都是詐騙。
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
凡是叫你匯款到“安全賬戶”的;
凡是通知中獎、領取補貼要你先交錢的;
凡是通知“家屬”出事先要匯款的;
凡是在電話中索要個人和銀行卡信息的;
凡是叫你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
凡是叫你賓館開房接受檢查的;
凡是叫你登陸網站查看通緝令的;
凡是自稱領導(老板)要求匯款的;
凡是陌生網站(鏈接)要登記銀行卡信息的。
(二)六個一律。
只要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掉電話;
只要一談到中獎了,一律掛掉;
只要一談到是公檢法稅務或領導干部的,一律掛掉;
所有短信,但凡讓點擊鏈接的,一律刪掉;
微信不認識的人發來的鏈接,一律不點;
所有170開頭的電話,一律不接。
五、如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騙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趨利避害和輕信麻痹的心理,誘使受害人上當而實施詐騙犯罪活動的。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從以下幾方面提高警惕,加強防范意識,以免上當受騙。
(一)克服“貪利”思想,不要輕信麻痹,謹防上當。
(二)不要輕易將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訊信息等家庭、個人資料泄露給他人。
(三)遇到疑似電信詐騙時,不要盲目輕信,要多作調查印證。
(四)正確使用銀行卡及銀行自助機。
(五)日常應多提示家中老人、未成年人注意防范電信詐騙,提高老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識。
六、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小技巧
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后,應盡快做到以下三步:一是準確記錄騙子的賬號、賬戶姓名;二是盡快撥打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機關報案;三是及時準確將騙子的賬號和賬戶姓名提供給民警,由公安機關進行緊急止付。
六不:不輕信,不匯款、不透漏、不掃碼、不點擊鏈接、不接聽轉接電話。
三問:遇到情況,主動問本地警察,主動問銀行、主動問當事人。
養成七個好習慣:
1.保護好個人身份證和銀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復印件、睡眠卡、交易流水信息。
2.網上銀行操作時,最好手工輸入銀行官方網址,防止登錄釣魚網站。
3.輸入密碼時,用手遮擋。
4.密碼要設置得相對復雜、獨立,避免過于簡單,避免與其他密碼相同,定期更換。
5.開通賬戶動賬通知短信,一旦發現賬戶資金有異常變動,立刻凍結或掛失。
6.不隨意鏈接不明公共wifi進行網上銀行、支付賬戶操作。
7.單獨設立小額獨立銀行賬戶,用于日常網上購物、消費。
七、電信詐騙的常見手段(48種)
1.QQ冒充好友詐騙。
2.QQ冒充公司老總詐騙。
3.微信冒充公司老總詐騙財務人員。
4.微信偽裝身份詐騙。
5.微信假冒代購詐騙。
6.微信發布虛假愛心傳遞詐騙。
7.微信點贊詐騙。
8.微信盜用公眾賬號詐騙。
9.虛構色情服務詐騙。
10.虛構車禍詐騙。
11.電子郵件中獎詐騙。
12.冒充知名企業中獎詐騙。
13.娛樂節目中獎詐騙。
14.冒充公檢法電話詐騙。
15.冒充房東短信詐騙。
16.虛構綁架詐騙。
17.虛構手術詐騙。
18.電話欠費詐騙。
19.電視欠費詐騙。
20.退款詐騙。
21.購物退稅詐騙。
22.網絡購物詐騙。
23.低價購物詐騙。
24.辦理信用卡詐騙。
25.刷卡消費詐騙。
26.包裹藏毒詐騙。
27.快遞簽收詐騙。
28.醫保、社保詐騙。
29.補助、救助、助學金詐騙。
30.引誘匯款詐騙。
31.貸款詐騙。
32.收藏詐騙。
33.機票改簽詐騙。
34.重金求子詐騙。
35.PS圖片實施詐騙。
36.“猜猜我是誰”詐騙。
37.冒充黑社會敲詐類詐騙。
38.提供考題詐騙。
39.高薪招聘詐騙。
40.復制手機卡詐騙。
41.釣魚網站詐騙。
42.解除分期付款詐騙。
43.訂票詐騙。
44.ATM機告示詐騙。
45.偽基站詐騙。
46.金融交易詐騙。
47.兌換積分詐騙。
48.二維碼詐騙。
第三章 個人信息保護
一、個人信息定義
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
二、個人金融信息宣傳要點
個人金融信息包括個人身份信息、個人財產信息、個人賬戶信息、個人信用信息、個人金融交易信息、衍生信息,以及金融機構在與個人建立業務關系過程中獲取、保存的其他個人信息。個人金融信息是金融機構日常業務工作中積累的一項重要基礎數據,也是金融機構客戶個人隱私的重要內容。如何收集、使用、對外提供個人金融信息,既涉及到金融機構業務的正常開展,也涉及客戶信息、個人隱私的保護。如果出現與個人金融信息有關的不當行為,不但會直接侵害客戶的合法權益,也會增加金融機構的相關風險。通過宣傳介紹上述內容,幫助廣大消費者了解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的概念、內涵、外延及重要意義等,強化數字金融時代消費者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三、涉及個人金融信息的法律法規
宣傳普及《商業銀行法》《反洗錢法》《刑法》《征信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個人金融信息保護工作的通知》等政策和規范性文件對于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規定,強化消費者權利意識,引導消費者依法維權。
四、金融機構宣教工作重點
對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是金融機構的一項法定義務。介紹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技術防范、建立內控制度、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規范查詢程序、強化員工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保護個人金融信息的舉措,樹立銀行業積極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體責任及安全可靠的良好社會形象,進一步提高客戶信任感和滿意度。
結合電信網絡詐騙、第三方支付、非法校園貸、偽卡盜刷等典型案例,深入講解保護個人金融信息對保障賬戶資金安全及客戶合法權益的重要性,重點普及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第三方支付等移動金融服務相關注意事項和應對措施,持續提高消費者個人金融信息保護質效。教育引導消費者妥善保管銀行卡、身份證、電子銀行認證介質等,拒絕出租、出借或買賣行為;不向他人隨意透露銀行卡號、賬戶密碼、有效期、安全碼、身份證號、短信驗證碼等重要信息;下載安裝App或在第三方辦理業務時,留意相關授權權限,仔細閱讀相關協議和合同條款,審慎填寫個人信息,避免重要信息被過度搜集或非法使用;不隨意丟棄業務單據、ATM憑條、信用卡對賬單和刷卡單據等交易憑證,提供身份證復印件時注明用途,以防被人挪作他用。向廣大客戶全面介紹商業銀行保護個人信息的相關產品和服務,如磁條卡換芯片卡、增加電子銀行認證介質、定制余額變動服務等,指導消費者有效保護個人信息,享受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務。
第四章 支付安全
一、銀行卡(賬戶)安全防范
(一)借記卡種類
現有借記卡從物理結構上來講,基本上分為三大類:
A.磁條卡
B.芯片卡
C.磁條芯片復合卡:既有磁條又有芯片。
2017年5月1日,國內關閉了磁條芯片復合卡的磁條交易功能,綜合考慮,為了資金安全,順應時代趨勢,建議及早將磁條卡升級為芯片卡。
(二)銀行卡(賬戶)申請
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 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發〔2016〕261號,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規定:“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以法人為單位)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已開立Ⅰ類戶,再新開戶的,應當開立Ⅱ類戶或Ⅲ類戶?!便y行未委托任何中介機構代理銀行卡(賬戶)申請業務。
提供個人身份證件復印件申辦銀行卡(賬戶)時,可在復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例如:“謹供申辦銀行卡(賬戶)用”,以防身份證件復印件被移作他用。
申請辦理銀行卡(賬戶)時,應如實填寫個人真實資料,務必留存您本人的手機號碼或常用電話號碼。手機號碼等個人資料發生變更時,務必及時通知銀行修改,避免使用過期手機號或與他人共用手機號作為聯系方式。
(三)銀行卡(賬戶)保管
請勿隨手放置銀行卡(賬戶),公共場合不要將銀行卡(賬戶)放在易丟失、易失竊的地方。同時,銀行卡(賬戶)作為您接觸賬戶資金的工具,僅限本人使用,請勿將您的銀行卡(賬戶)出租、出售、出借給他人使用。
此外,請將您的銀行卡(賬戶)與身份證件分開存放,以免因無法及時辦理掛失、補卡等業務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如果銀行卡(賬戶)遺失、被盜或發現被冒用時,請您及時撥打銀行客戶服務熱線辦理銀行卡(賬戶)掛失,并注意留存相關非本人交易證據。
(四)銀行卡(賬戶)信息保護
銀行卡(賬戶)因破損、到期等原因補發新卡時,請將舊的銀行卡(賬戶)的磁條(或芯片)銷毀。同時,建議您將不常用的賬戶撤并,及時到銀行網點辦理銷戶等。
由于消費簽購單等紙質單據包含卡號等敏感信息,請您務必妥善保管或及時銷毀,切勿隨意丟棄。
不要將卡號、證件號、姓名、手機號、短信動態驗證碼、有效期、交易(查詢)密碼等敏感信息告知他人、中介或在公共電腦上留存上述敏感信息,也不要回復要求提供上述敏感信息的可疑郵件或短信。在任何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都不會直接索取或發送索取短信動態驗證碼、交易(查詢)密碼的郵件或短信。如果您收到此類信息,請撥打銀行客戶服務熱線予以核實。
建議您及時開通交易短信提示,定期關注賬戶資金變動情況,如果發現不明交易,請立即聯系銀行客戶服務熱線或至銀行營業網點咨詢詳情。
不要隨意在網絡留下包含自己銀行卡(賬戶)號、證件號、姓名、手機號等敏感信息的資料,以防信息泄露。
不要隨便在街頭掃描二維碼、填寫問卷留下銀行卡(賬戶)號、證件號、姓名、手機號等重要敏感信息。
不要在公共場合隨便連接免費Wi-Fi,不要在Wi-Fi登錄頁面中輸入關于銀行卡(賬戶)號、證件號、姓名、手機號等信息。
(五)銀行卡(賬戶)使用
一旦銀行卡(賬戶)失竊或有異常情況,請盡快與銀行聯系。如遇資金盜用,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處理。
建議根據自身需要設置和控制銀行卡賬戶資金使用風險,通過電話、網上銀行、及營業網點調低ATM或POS使用限額,如遇有大額交易需求時,可通過柜臺或網上銀行調高交易限額。
在銀行卡(賬戶)使用過程中,您可以通過銀行營業網點、ATM、網上銀行等隨時修改密碼。
建議您分別持有銀行一類戶銀行卡(賬戶)和二類戶銀行卡(賬戶),并綁定使用。一類戶銀行卡(賬戶)作為主要結算賬戶,用于大額投資理財等用途,盡量少用于ATM取款、POS消費等生活場景。同時,二類戶銀行卡(賬戶)則主要作為日常生活中小額消費、取款等用途使用。
POS機刷卡時,請不要讓銀行卡(賬戶)離開您的視線范圍,輸入密碼時請注意遮蔽鍵盤。
使用ATM時,請留意插卡口是否有改裝痕跡,鍵盤上方是否有攝像頭等隱蔽設備;ATM出現吞卡等故障時,不要輕易離開,可在原地撥打ATM屏幕上顯示的服務電話或直接撥打銀行客戶服務熱線咨詢,請勿輕信ATM周邊粘貼的紙質“通知”及“通知”上的電話。
操作ATM時,避免被他人轉移注意力,調換銀行卡(賬戶)或窺探密碼。交易結束后應及時取回銀行卡(賬戶)和現金。
如果您在持卡消費或取現時經常出現不正常的情況,建議您及時聯系銀行檢查銀行卡(賬戶)。
(六)銀行卡(賬戶)被盜用
如發現銀行卡(賬戶)被盜用,應第一時間致電銀行客戶服務熱線,緊急掛失,防止資金損失擴大。同時,就近前往銀行網點,出示身份證件及銀行卡(賬戶),確認銀行卡(賬戶)仍由本人持有且交易非本人操作。如遇夜間,可就近前往銀行ATM機具,錯誤輸入密碼鎖定銀行卡(賬戶)??蛻魬皶r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前往銀行網點提交公安機關出具的報案回執、身份證件復印件、銀行卡(賬戶)正反面復印件等,并當場填寫否認交易聲明。銀行在獲取上述信息后,將協助客戶開展調查,盡最大可能挽回資金損失。
(七)合法合規安全用卡
根據監管有關規定及銀行卡(賬戶)章程和領用協議相關條款,銀行卡(賬戶)僅限本人用,不得出租、出售、出借銀行卡(賬戶)。買賣銀行卡(賬戶)屬于違規行為。同時,買賣銀行卡(賬戶)行為過程中可能會伴隨著非法持有大量銀行卡(賬戶)、買賣居民身份證等違法行為,涉嫌違法犯罪。
非法買賣銀行卡(賬戶)具有極高風險。一方面,非法買賣的銀行卡(賬戶)、身份證等可能被用于洗錢、逃稅、詐騙、送禮和開店刷信用等行為,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另一方面,銀行卡(賬戶)內存儲了很多個人信息,如果貪圖小利出售自己名下的銀行卡(賬戶),有可能被收卡人用來從事非法活動,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法律風險,甚至承擔刑事責任。一旦所售銀行卡(賬戶)出現信用問題,還可能導致個人信用受損,甚至承擔連帶責任。
二、安全小貼士集合
保障ATM操作安全,四要點
(1)在ATM上查詢、取款時,要留意周邊環境,謹防密碼被偷窺;
(2)選擇打印ATM交易單據后,要妥善保管或及時處理、銷毀,不要將其隨手丟棄;
(3)操作ATM出現機器吞卡或不吐鈔時,要原地直接撥打銀行客戶服務熱線進行求助;
(4)要認真識別銀行公告,千萬不要相信要求客戶將錢轉到指定賬戶的公告。
保證刷卡消費安全,五步走
(1)要在正規商戶進行交易,刷卡消費時請勿讓銀行卡離開自己視線范圍,要留意收銀員的刷卡次數,避免誤刷多刷;
(2)在刷卡消費輸入密碼時,應盡可能用身體或另一只手遮擋操作手勢;
(3)簽署簽購單時,要仔細核對是否是本人的卡號、日期和金額,如發現有誤,應要求收銀員當面撕毀憑證并取消交易;
(4)交易完成時,要確認收銀員交還的是否是自己的銀行卡,并保存好簽購單,以便日后與對賬單核對;
(5)開通短信提醒服務,及時掌握賬戶動態信息,當賬戶發生異常變化后,要及時聯系發卡銀行查詢交易,一旦發現被盜刷,應及時申請凍結賬戶和掛失卡片,避免損失擴大。
保證網上支付安全,七應該
(1)網上交易前應確認網址是否正確,要選擇信譽好、運營時間長的網站進行銀行卡網上支付業務;
(2)完成網上交易后,應及時退出,避免發生后續風險交易;
(3)在進行境外網上交易時,應通過安全途徑,開通相關認證服務;
(4)應避免通過公用WIFI進行支付,不在網吧等公共場所進行網上交易,以免泄露賬號及密碼等信息;
(5)應注意不要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登錄不明網站,避免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病毒。
(6)辦理網絡購物、網絡退貨、退款時,應認清官方渠道,切勿輕信不明身份的電話、網絡聊天工具或其它形式提供的非正規的網絡鏈接;
(7)收到可疑手機短信時,應謹慎確認,如有疑問應直接撥打銀行客戶服務熱線查詢。
發現信用卡被盜刷,四應對
(1)一旦發現的信用卡被盜刷,請立即致電發卡銀行官方客服電話報告異常交易,及時凍結賬戶或掛失卡片。
(2)立即在就近的ATM或POS上進行一筆刷卡交易,證明卡片在您身上未丟失,如果卡片已經凍結或掛失,刷卡不會成功,通過ATM機交易時卡片可能會被吞卡,此情況為正常現象,請按ATM機所屬銀行的相關規定進行后續處理即可,無需驚慌。
(3)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調查,聯系發卡銀行辦理異議交易申請及相關手續等。
(4)如您的網銀、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設置的密碼與被盜刷卡片密碼相同,建議您盡快修改用戶名和密碼等,以防其它賬戶被盜。
安全用卡12條
(1)芯片卡(金融IC卡)的安全性遠高于磁條卡,因此首先建議您盡快將手中磁條卡升級為金融IC卡。
(2)開通短信、微信提醒功能,可以第一時間發現賬戶收支詳情。
(3)使用卡片前,要在卡背面簽好姓名,防止錯拿與被不法分子調換。
(4)不得出售借記卡,也不要將卡片轉借他人或將密碼告知他人。
(5)刷卡消費時,不要讓卡片離開視線范圍,使用密碼交易時防止被他人偷窺。
(6)不要設置較為簡單的密碼,如112233、123456等,更不要將密碼存在手機中或卡背面,也不要將第三方密碼作為借記卡密碼。
(7)不要使用公共wifi接入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使用完網銀及時退出。
(8)警惕釣魚網站,對于有獎鏈接、不熟悉網友的鏈接等不明網址不要輕易登錄。
(9)取款存條不要隨手丟棄,以防被不法分子獲取個人相關信息。
(10)不貪小便宜,警惕街邊以及小攤刷卡。
(11)刷卡消費后,一定要核實刷卡記錄上的刷卡信息與POS單上的商戶信息是否相符。
(12)如發現銀行卡被盜刷,應第一時間報警,并與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聯系,及時凍結資金,最大限度保證資金安全。
第五章 理財知識宣傳
一、理財的概念
理財就是學會合理地處理和運用錢財,有效地安排個人或家庭支出,在滿足正常生活所需的前提下,進行正確的金融投資,購買適合自己的各種金融產品,最大限度地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二、給消費者的知情提示
(一)給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消費者的知情提示
消費者應當認真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理性購買適合自己的產品。消費者要認真閱讀理財條款特別是除外責任、費用等信息,認真判斷后再確定購買與否,并簽名確認。
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不等同于一般存款產品,其涉及的主要風險有:
1、認購風險:如出現市場劇烈波動、相關法規政策變化或其他可能影響理財產品正常運作的風險。
2、政策風險:如國家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發生變化,可能影響理財產品的認購、投資運作、清算等業務的正常進行,導致理財產品理財收益降低,甚至導致本金損失。
3、市場風險:理財產品可能會涉及利率風險等多種市場風險。
4、流動性風險:如出現約定的停止贖回情形或順延產品期限的情形,可能導致消費者需要資金時不能按需變現。
5、信息傳遞風險:如消費者在認購產品時登記的有效聯系方式發生變更且未及時告知,或因消費者其他原因導致無法及時聯系消費者,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投資決策。
6、募集失敗風險:產品認購結束后,商業銀行有權根據市場情況和《協議》約定的情況確定理財產品是否起息。
7、再投資提前終止風險:商業銀行可能于提前終止日視市場情況,或在投資期限內根據約定提前終止本理財產品。
8、不可抗力風險:因自然災害、社會動亂、戰爭、罷工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導致理財產品認購失敗、交易中斷、資金清算延誤等。
(二)給基金消費者的知情提示
1、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資, 降低投資單一證券所帶來的個別風險。
2、基金在投資運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風險,既包括市場風險,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風險、技術風險與合規風險等。
3、消費者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存款的區別。
4、代銷銀行和基金管理人承諾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優先,以誠實守信、 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 但不保證旗下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
5、銀行作為基金的代理銷售機構, 其受理交易委托的處理結果以注冊登記機構的確認結果為準,銀行不承擔確保交易成功的責任,對產品的業績不承擔任何擔保或保證責任。
6、銀行從業人員應對消費者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調查和評價,并根據其風險承受能力推介相應的基金品種,但所做的推介僅供消費者參考。
(三)給保險消費者的知情提示
1、銀行代理銷售銀保產品是一種基于代理關系的行為,銀行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保險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等保險合同相關人之間涉及的法律責任。
2、銀保產品消費者在購買銀保產品時要仔細了解產品屬性,特別是投資類保險產品的收益和風險,內容主要包括:保險產品的繳費期限、猶豫期規定、保險責任和除外責任、保單現金價值、保單初始費、賬戶管理費等相關費用標準及收取方式、猶豫期后退保可能遭受的保險金的損失,滿期給付的注意事項等。
3、代理銀保產品的從業人員應認真對購買某些銀保產品的消費者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調查和評價,并根據消費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推薦相應的保險品種,但所做的推薦僅供消費者參考。消費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保險產品并自行承擔相應的投資風險。
4、銀保產品消費者購買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險產品,保險公司會在猶豫期內對消費者進行投?;卦L,進一步了解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消費者應當利用這一時機再次確認產品相關屬性是否符合自身要求,防止銷售人員誤導銷售或錯誤銷售。如果在猶豫期內退保,保險公司將全額退還所交保費
5、銀保產品不能簡單等同于“存款”、“儲蓄”等,產品收益率具有不確定性。分紅險的歷史分紅率不代表未來分紅率,各年分紅率可能波動較大;萬能險只能保證結算利率高于保底利率,具體結算利率會定期調整;投連險更是與基金類似,沒有所謂的保底收益率。
6、選擇期繳產品的消費者,要注意自身收入情況是否與后續繳費時間與金額匹配,否則到時不能按時足額繳費,可能會出現保單失效或者退保損失等情況。
7、對涉及投保、繳費、保險單變更、保險單遷移、賬戶變更、退保、保險金額領取等情院,應由保險合同當事人親自簽字的,銀保產品銷售人員不得代為簽字。
8、對于涉及保險合同的有關糾紛,銀保產品消費者最好直接與保險公司協商處理,也可以請代理銀行代為聯系保險公司協商處理。
三、樹立理財風險防范意識
(一)了解產品
消費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應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合同條款等信息,充分理解理財產品的各項要素,重點關注產品期限、 投資方向或掛鉤標的、流動性、預期收益率、產品風險等。
(二)了解自己及家庭
消費者在選購理財產品前,應綜合權衡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和預期收入、流動性需求等,不盲聽、盲信、盲從,不追逐“熱門”產品。在購買理財產品前,應配合銀行人員認真完成風險評估內容,并綜合考慮評估結果,產品特性和個人情況選擇產品。
(三)確定選擇
消費者可以從購買行為中獲得利益,同時也要為自己的購買行為負責,承擔相應的風險.消費者要在充分理解理財產品風險的前提下,在風險揭示書上對風險評估結果簽字確認并親筆抄錄:“本人已經閱讀風險揭示,愿意承擔投資風險”。在確定購買理財產品后,需簽署相關協議,一旦簽字認可,消費者即須根據合同內容履行買者責任。
(四)跟蹤變動
在理財產品存續期內,消費者應持續關注理財產品的投資運作與收益表現,通過致電咨詢或向消費者經理了解等多種方式掌握相關的產品信息,以便能夠及時了解產品的收益、風險等狀況。
(五)關注賬戶
理財產品到期后,消費者應及時關注投資本金和收益是否按照合同約定返還至理財賬戶,以便能夠及時進行新的投資。
消費者應當認真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理性購買適合自己的產品。